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院内新闻详细

中医追求的医学三境界

发布时间:2022-11-30 08:14 本文来源: 名医馆

中医追求的医学三境界

邵章祥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院

邵章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我的恩师原成都中医学院著名中医内科学家彭履祥教授(1909-1982),学识渊博,医术精湛,1977年邀请到北京中医研究院全国中医研究班授课讲学。他曾谆谆教导:“中医名言‘医者易也’,言医学大道;‘医者意也言中医思维;‘医者艺也’,言德艺双馨;是大医精诚的精神实质体现,中医追求的医学三境界,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仁心仁术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我铭记恩师的教诲,覃思心悟,感慨万千,医学境界,令人追求,心得体会,兹述如下。

医者易也

“医者”,医易同源。“易也”,易学之理。《周易》之“易”,其意有三:“变易”,宇宙万物不停变化之中,推动万物生生不息。“不易”,宇宙万物变化轨迹规律,促进万物生息有序。“简易”,易学智慧结晶,大道至简,用阴阳和六十四卦注释宇宙万物的生化变通,借天道以明人事。知此三易,方明易学变易之理,大道之源,故清代医家章虚谷曰:“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

阴阳之道。日月为易,日为阳,月为阴,易象阴阳。阴阳源于伏羲时期,《易传·系辞下》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故法象莫大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太极者,为天地未分之初;两仪者,为阴阳已分之时;四象者,为四季寒暑太少阴阳更替;继之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而化生万物,太极图成为古代先贤认识和阐释宇宙万物生化规律的总模式。《周易》以卦爻符号注释宇宙万物生成变化基础。阴阳二爻代指天地,阴阳是天地万物生化本源;乾坤二卦蕴含天地,天地化生万物。阴爻阳爻相配,乾坤二卦起始,二爻经过三次排列组合而成八经卦,六次则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以天地万物萌发、生长、变化的六十四阶期,表达宇宙万物象态规律,预测自然与人类社会万般诸象、凶吉祸福。《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为阴阳。”阴阳交感互动中和合既济,万物运动变化中繁衍生息,阴阳相反相成,相互交感,相互生发,相互推动,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本源规律,谓之“道”。“道”的根本在阴阳交感变通,《易传·系辞下》曰:“易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阴阳交感变通为天地之正道,万物生化之本源,故《易传·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为之道”。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千古绝唱,中医阴阳学说肇启之源。宋代理学家朱熹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医学源远流长,源头活水来自易学之理,故易学誉为中医理论的渊薮。

自然之道。自然之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自然之道;宇宙太虚寥廓无间,肇基化元。“一”,元气;宇宙运动精微物质,万物之源。道化生元气,故曰“道生一”。“一”,元气;元气化生万物,阴阳相互交感。“二”,阴阳;万物负阴抱阳,生化消息本元。元气化生阴阳,故曰“一生二”。“二”,阴阳;阴阳相互交感,内含神机。“三”,神机;阴阳交感变化莫测,生息有序之机。阴阳内含神机,故曰“二生三”。“三”,神机;阴阳交感之机,神明之府。神机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本,气化升降出入之机,万物生化之源。神机化生万物,故曰“三生万物”。自然之道以唯物辩证方法观察宇宙万物,《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常无,欲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用含蓄简朴语言,阐发深邃哲理,闪烁智慧光芒。精辟论述自然之道,元气化生万物,阴阳交感,神机运化。并指明“有”与“无”玄机妙义,弘扬唯物变通思想,为人类认识世界,顺应自然,开启智慧之门。

中和之道。《易传》蕴含“中和”理念,《易传·乾卦·彖位》曰:“保合太和”;《易传·观·观彖》曰:“中正以观天下”。春秋老子曰:“冲气为和”,孔子曰:“和而不同”。《国语·郑语》曰:“和实生物。”《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为道之本,和为道之法;中因和而正,和因中而平。“致中和”是“中和之道”的核心理念。“和”为调和,“中”为准绳,“致中和”是天地万物达到最佳状态。“中和之道”成为中医学理论重要思想,养生防病的最佳理念,人类追求达到的最理想的“中和”状态。《黄帝内经》贯穿了“中和之道”的理念,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伤寒论》指明治病求本的要旨:“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景岳全书》:“和方之制,和其不和也”。“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贵也。”故中医又称“中和”之医。

生生之道。生生之道,以人为本。《黄帝内经》上承《易经》、《道德经》的阴阳之理,从天地人时的整体观念,阐释人类生命生机生气生息的生生之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成为《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纲领,中医理论基石。人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顺四时而适寒暑变化,和喜怒而安饮食起居,把握阴阳,顺应自然,调摄精气,濡润脏腑,全真养神,强健体魄,保护生命,益寿延年。《素问·上古天尊论》为《黄帝内经》开宗明义第一篇,专论生命真谛养生之道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发生,《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应扶正以御邪,而扶正御邪的机要,重在扶持正气以驱除病邪。保养人体元真之气,疏利气血,和调五脏,以养生生之气。发挥自主调理,促进“阴阳自和”,达到阳生阴长,阳舒阴布,阳和阴化,“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有利推动自身调控机枢,完善自我管控,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防御的自稳机制,激发机体固有的抗病、祛病、愈病能力,使“阴阳自和”,邪祛病愈,故曰“治病必求于本”,而本于阴阳。

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易义》阐明:“医者,易也;具有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也,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同此变化也。”中医学“起于易,隐于道,显于医”。阴阳之道,中医基石;自然之道,智慧之门;中和之道,调致中和;生生之道,以人为本;铸成了医学大道之灵魂。学习医道必过知道、悟道、得道三关。知道,知晓医道博大精深;悟道,领悟医道真谛要旨;得道,才能把握开启医学大道之门的钥匙。

医者意也

“医者意也”,中医意析思维名言,临证思维真要,融贯于医者运用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独具特色的思维方法,四诊合参的诊法技巧,神机灵动的心悟神会,对患者疾病证候,相关意象信息,详察细审,分析判断,谋虑决策,以探求疾病机理本源,病证证候真象,辨病辨证分型论治,确定理法方药的整个思维过程之中,达到思维求真,治病求本的境界。

医意沿革。“医者意也”,源于《易传·系辞上》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以“观物取象”的意象思维融入《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确立人体“藏象”、“脉象”和“司外揣内”,“援物比类”意象思维方法。“医者意也”,“意”的含义主要指思维,在《黄帝内经》已有明示。《灵枢·本神》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成谓之志,因志而成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其意、志、思、虑、智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而以“意”为思维的主体,所以“意”主思维。故元·曾世荣《活幼心书》曰:“意者,心之所发也。”后世医家进而对“医者意也。”的认识。《后汉·郭玉传》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不可言也。”认为医者治病疗疾神存乎心手之际谓之医意。晋·程本《子华子》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认为医学理论运用临床诊治疾病的思维理念谓之医意。元·医家朱丹溪《局方发挥》曰:“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认为医者临证审时度势,临机应变谓之医意。医者神圣之业,应深刻理解“医者意也”的内涵蕴义。

医意求真。医意是以人为本,病人为重,生命至上;医者为标,思维求真,治病求本。“真”是本元。即天地万物,时空自然,人类生命之本元。“真”从天地人时的本元规律,呈现阴阳、三才、四时、五行、五运六气、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不同层次的医理脉络,构成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医学模式,凸显中医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体现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治病救人,维护健康的核心理念。《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同道,与自然同律,天人合一,身心合一,调理人体自身心态行为与自然、人际、社会和谐共生,有利身心健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治未病”的理念,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防重于治。注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身固本,以不变应病毒之万变。《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医者应从天地人时于一的整体观,充分运用中医理论和思维方法,意象思维、灵感思维、变易思维、辨证思维、经验思维、逻辑思维,融会贯通,随机应变,探微索隐,寻觅病证真象本质规律,辨证施治,治病求本,达到“标本已得,邪气乃服”(《素问·移精变气论》)。故孙思邈《千金翼方》曰:“夫道之为言,实为意也。”

意有灵犀。意有灵犀源于心脑神机灵动,抒发神韵心悟,孙思邈《千金翼方》曰:“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茫之里”。神机灵动,神韵油然而生。神机默运,治病如神;神机触发,出神入化;神机妙用,机圆法活。节律应运而至。地有经水,人有经脉;神机气化,升降出入;调和致中,中正和平;思维敏捷,聪明理达。灵感随机而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创立中医体质学说,来自《黄帝内经》。当他读到《阴阳二十五篇》,脑海萌发对人体质分型的设想思维,随之迸发灵感,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创造新的分法,一直沿着中医体质这条路线研究,终于铸成《中医体质学》。故曰:“神存心手之际”。心悟因心脑神机抒发而生,《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道生智,玄生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言“帝曰:何为神?岐伯曰:请问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倶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神是耳不能闻,目可以视,心有感受,口不能言,如风吹云,可见又不见,变化莫测谓之神。神虽不能直觉,但可目明睿智,观察思维,心开灵动,智慧然而生,独自心悟神会。《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灵枢·顺逆肥瘦》曰:“夫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医者从容坐镇方寸之中,运筹帷幄天地之间,大至苍茫天地,小至精微毫厘,天地人和,理法方药,胆大心细,治正方圆,故曰:“意析毫茫之里”。

医意无垠。医意经天纬地,宏含宇宙,包罗万象,意境无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道法自然。“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天布五行,以运五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伤寒杂病论·序》)。藏象经络,形神合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丹溪心法·郁》)。“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临证辨析,把握病机,“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神农本草经·序》),“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审机识病,“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同上)。辨别真假,“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侯”(《医宗必读》)。辨证施治,“观其证脉,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三因治宜。病证重危呈现假象,“甚者从之”,“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调理阴阳,以平为期。“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王冰注释》)。“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生泉源不竭。”(《类经图翼》);“水谷精微阴以化,阳和布护气斯充”(《时方歌括》)。医意无微不至,无隐不究;吸纳新知,开放包容;继往开来,深邃无垠;启迪心灵,开拓思维;发皇古义,固本开新;与时俱进,创新意镜;充满无限的生机活力。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病毒狡诈凶残,不断变异,空前未有,中华民族以岐黄之术,抗击新冠肺炎,大显身手,发挥关键作用,取得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效,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盎然生机,林立于世界医学之列,正如《灵枢·官能》曰:“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

临床意析。临床意析贯穿疾病诊疗过程之中,运用四诊八纲,详察证候,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探求疾病本源真象,明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正确诊断、辨证、治法、遣方用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唐代名医许胤宗强调临证重在思虑,精通切脉识病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清代俞牟《续医说》强调意治“在诊疗疾患时重视“意治”,在运用时当遵法而不泥于法,遣方而不尽准其方”。主张“病万变,药亦万变”。清代医家俞嘉言《寓意草》中主张诊治病证注重意析,“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经之以法,纬之以方,《内经》所谓微妙在意者是也。”清代医家许宣治《怡堂散记·又病治方》提出临证要会意“医者,意也。临证要会意,制方有法,法从理生,意随时变,用古而不为泥古,是真能用古者。”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心传》中指明学仲景之法,应心领神会,规矩方圆,“仲景之方法,犹规矩也,有方外之方,法外之法。其中奥旨,可以意会,难以言传。贵能越规矩之外,不离规矩之中,云为神妙”。清代医家钱潢《伤寒溯源集》指出:“圣贤立训之规矩有限,病情变幻伎俩无穷”。治病既应力求规矩,又须灵活变通,故孙思邈《千金翼方》曰:“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医者艺也

“医者艺也”,是医者道德意术品质行为的集中体现。道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庄子·缮性第十六》曰:“夫德,和也;道,理也”。而中医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融自然、哲学、人文于一体的生命科学,蕴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医道是以天地人时合一的整体观探索人类生命生生本元和疾病防治规律方法的根本原理。医德是以仁和精诚为核心理念,仁心仁术,治病救人,维护生命的行为规范。医意是医道医德的思维求真,医术是医道医德的载体升华。 “医者艺也。”则是医道医德医意医术的展现发挥,融合而成至精至诚的仁心仁术,成为医者追求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最高境界。

德艺双馨。“医者艺也”,出自宋代名家沈括《良方·序》:“医诚艺也,方诚善也,用之中节也。”认为医确为精湛技艺,方确为精良方药,用之恰好达到治病的目的。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抗志以希古人,虚心以师百氏”,著《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等经典。他在《医医病书·医字论》中指出医者“凡有巧思者,艺也。”又在《医医病书·医德论》中曰:“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医也,儒也,德为尚矣”。强调医者德才兼备,以德为尚。并以精湛技艺,济世救民,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践行精神诠释“医者艺也”。吴鞠通继温病学大师叶天士《温热论》创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之后,著《温病条辨》创立温病学三焦辨证,从而完善了温病学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创辛凉名方桑菊饮、银翘散;清热、清宫、清络三法,并在《温病条辨》(卷四·杂说·治病法论)论治内伤外感病证,匠心独运,犹如治国治军的将相。在书中曰:“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被奉为论治外感内伤疾病的临证指南。

艺以德为先。《礼记·乐记》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以德为先。《易传·卦·坤》曰:“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者以德为尚,为人敦厚,心胸宽广,豁达坦荡,光明磊落,宁静淡泊,心存仁爱,治病救人,视为己任,济世扶危,助人为乐。清代医家徐灵胎医理精深,论著颇多,在《医学流源论》中有经典名篇“用药如用兵论”,以用兵之道论用药之法。用药治疾,如用兵除暴,切忌滥用,“知己知彼,多方以治之”。以战术比喻医术,提出治病十条原则,推崇“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他通晓天文,兴修水利,济世活人,德诚艺精。清代文学家袁牧撰写《徐灵胎先生传》“赞曰:纪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德重而艺轻,不知艺也者,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于何有?人但见先生艺精技绝,而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造修舆梁,见义必为,是据于德而后游于艺者也”。高度赞扬徐灵胎艺精技绝,艺以德为先的风范品质。

仁心仁术。仁心仁术是德诚术精仁爱精神的凝聚。“天覆地盖,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千金翼方》曰:“人命之重,有贵千金”。济世活人,救死扶伤,医者神圣职责,必须具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仁爱之心。故曰:“医者仁心。”孙思邈《大医精诚》明确:“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医者以仁爱之心,用精湛的医术,济世救人,惠泽百姓,获得安康,故曰:“医乃仁术”。金·医家刘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病为善。”遵循的仁心仁术职业道德。元·戴良《丹溪翁传》称翁:“执心以正,立身以诚。”良医处事,心正德诚,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治病救人,义不容辞。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主张“为医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并提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 视病人如亲人,精心治疗。苏耽橘井泉香,董奉杏林春暖,壶翁悬壶济世,华佗青囊救人,仁心仁术,大医精诚。中医历代涌现出许多德高艺绝的名家,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温病学大师叶天士等垂范后世,永远敬仰。

仁医仁政。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生命科学结合,不仅具有医人医病的理论体系,而且蕴含医世医国的理政方略。仁医仁政,同根同源,同出一理,一脉相承,渗透中华文化的血脉,《灵枢·师传》曰:“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大与治小,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唯顺而已矣。顺者,并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无论治民治己,治国治家,贵在和顺。为政之道,顺应民心,尊重民意,重视民生,顺畅条达,政通仁和。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指出:“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治国、治人、治病,一理之举。唐代良相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谏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此虽言治国理政,政通仁和。而且是攻读医典,求本溯源;钻研岐黄,正本清源;行医职业,必积德义;学臻德仁,至理名言。有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作良相,便为良医”的典故名言,为之传颂。中医药文化蕴藏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方法,“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利益为根本,毛泽东主席著作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准确应用中医思维理念,深刻形象,巧妙传神,精辟阐述治国治政方略。20184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开发座谈会讲话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培育仁才。人才兴,中医兴。彭履祥教授在数十年医学生涯中,为培育德才兼备的中医仁才,总结出“学贵有心”的治学育人之道。一忠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要以忠诚的爱国之心,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报效祖国,造福于人民。二仁心。医乃仁心仁术,要以真诚的仁德之心,学医必精,为医必仁,救死扶伤,甘于奉献,成为真正的艺精德诚的民医。三恒心。学医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水滴石穿的精神,攻读经典,感悟临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拜访名师,渴求技艺,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荟萃精华,终成大器。四细心,医乃生命所系,生死攸关,神圣之业,至精至微之事,要尊爱生命,恪尽职守,细心缜密,精益求精。五匠心。中医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性和临证艺术性相结合的临床医学,医者必须知识渊博,医理精深,勤求博采,精于临证,识病辨证,知常达变,遣方用药,机圆法活,灵活变通,独具匠心。六耐心。要衷心理解病人身心遭受疾病摧残的痛苦,耐心诊治,不厌其烦,从药物调治,饮食调养,心理疏导,用语言举动为病人送上温暖,驱散心中阴霾疑云,增强信心,早日康复。七虚心。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人生有涯,学无止境,知己之短,学彼之长,取长补短,学习虚心,摒弃门户,容纳百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传承发扬,开拓创新。他以言传身教,尽心竭力,培育德才兼备人才,造就德艺双馨明医。


作者简介:邵章祥,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彭氏内科〈原成都中医学院教授,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彭履祥)传人,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四川省名中医,首批四川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聘任为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邵章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邵章祥主任中医师于今年5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中医追求的医学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