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院内新闻详细

【中医特色】想来药房买酸梅汤?莫慌,这些也可以带走......

发布时间:2023-09-12 10:30 本文来源: 院办









想来药房买酸梅汤?

莫慌,这些也可以带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谁能想到初秋早晨

打开手机

全是问咱龙泉中医院药房

能不能配“酸梅汤”

答案当然是

没问题

根本没问题



酸梅汤
自古以来便是上好的夏日饮品
古籍中记载“土贡梅煎”
是目前有记载最古老的酸梅汤

目前流传广泛的酸梅汤
是源自清代的一款宫廷御用饮品
戏称“士贡梅煎”

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祛痰止咳
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
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后来传入民间
逐渐演变为
当下较为经典的“古法酸梅汤”









酸梅汤








【组成】

甘草5g、陈皮10g、大枣30g、乌梅25g、净山楂30g、黄冰糖适量


【做法】

1.用砂锅(或不锈钢锅,勿用铁锅和铝锅),加入1000毫升清水(冷),倒入药材浸泡30分钟;

2.大火煮开后转文火,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黄冰糖;

3.文火熬煮40分钟,自然放凉,冰镇后口感更佳。


【注意事项】

1. 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菌痢、肠炎初期等人群忌食。

2. 儿童、肠胃功能不好或者胃酸过多的人群不宜饮用过多。




除了“酸梅汤”

老祖宗研究的除暑良饮还有很多

《清明上河图》里就绘制了

多处宋代市井商区中的“奶茶”

在当时称之为“饮子”

所以,除了“酸梅汤”

小编还推荐您可带走以下佳饮









雪泡缩啤饮









【组成】

砂仁15g、乌梅15g、姜草果仁15g、炙甘草15g、葛根10g、炒白扁豆10g ,冰糖适量


【做法】

所有材料处理好后,倒入冷水烧开后小火煮15分钟,加入冰糖,晾凉后可加入冰块。


【功效】

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利。









紫苏饮子








【组成】

紫苏叶200g、生姜3片、冰糖


【做法】

放入锅中,加水同煮。待水沸后,可根据口味,放入冰糖,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

消暑降噪、行气和胃、解毒、宽胸导滞。


【注意事项】

1. 气喘、儿童、口舌生疮人群慎用;

2. 不宜与西瓜、冰淇淋、苦瓜、螃蟹、鸭肉同食。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酸梅汤”虽好

但立秋后,秋高气爽

阳气渐收,阴气生长

自然界由“生、长”

开始向“收、藏”转变


养生应当保养体内阴气

过于清凉的“饮子”已经不再适宜

所以还推荐您考虑










豆蔻熟水









【组成】

豆蔻10g、甘草30g、石菖蒲5g


【做法】

将上述诸料一起切成细片,放入净瓦壶中,用滚开水浇后服用。如果味浓,可加开水冲淡。


【功效】

预防暑湿、脾胃气滞、胸闷腹胀等,可治腹痛、呕吐、霍乱及风寒湿痹等症,还能坚筋骨、长肌肉,明耳目、补五脏、去口臭气等。对防治内寒引起的小腹冷痛、下利也有好处。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胃炎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者忌服豆蔻熟水,患糖尿病的人也应忌服。另外,豆蔻虽好,也不可过量服用,过量可助脾热,伤肺损目。









荔枝膏水








【组成】

乌梅150g、砂仁 15g、肉桂15g、丁香5g、姜汁100g、蜂蜜或黄糖适量


【做法】

放入锅中,加水同煮。熬至一半,滤去滓,加蜂蜜、生姜汁,再熬再滤去滓,静置,自然冷却后开水冲调。


【功效】

生津止渴,去烦。



以上处方均可到

我院治未病中心咨询购买


中药的使用通常讲究

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不同体质有不同需求

小编建议先行“望闻问切”后

再决定是否可以服用


同时,我院还推出烹调更为方便的

“茶饮包”供您选择


生活中,有任何用药疑惑

欢迎致电我院中药房

咨询电话:028-60659161






END





供稿|李  芮、肖  莎、何若宸

校对|刘罗娜

审核|邓世凯、邓  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中医特色】想来药房买酸梅汤?莫慌,这些也可以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