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卫”您】密网助力,巧拆颅内“炸弹”——密网支架植入:我院动脉瘤介入治疗再升级!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动脉瘤介入治疗再升级
学科技术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大脑动脉的异常膨出,一旦发生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致死率可达40%。所以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不定时的“炸弹”。
近日
我院神经外科
成功实施一例
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
Nuva密网支架栓塞术
这是我院颅内动脉瘤治疗技术的新突破
标志着我院神经介入技术
再上新台阶
病例分享
近日,78岁的张先生(化名)行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动脉瘤,这让张先生及其家人倍感焦虑。
经过多方了解,张先生选择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面对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我院神经外科张小宝、刘万聪副主任医师详细地讲解了动脉瘤的成因和潜在风险。
动脉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而是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血管壁异常膨出,其破裂出血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经过头部dsa检查,诊断张先生的椎动脉V4段动脉瘤为夹层动脉瘤。
神经外科团队经过深入分析和讨论,认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血管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是最佳治疗方案。相较于传统手术,这种新型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简便性,尤其适合复杂、难治性动脉瘤的治疗。经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交流,同意实施手术。
经神经外科团队与手术室、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心等多学科紧密合作及省医院程美雄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张先生恢复情况非常理想,仅一周后顺利出院,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
为颅内动脉瘤患者
提供了更多救治手段
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我院将继续以过硬的技术
优质的服务
竭诚为大家的身体健康
保驾护航!
健康科普
密网支架专业名称为血流导向装置,是近年神经介入医生的“新武器”,通过密网支架的高金属覆盖率和高网孔率设计,对局部血流进行重塑,将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内,从而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得以改善,密网支架外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实现动脉瘤的闭塞。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技术是神经介入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改变了传统治疗理念,将以往的颅内、颈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由单纯“填坑”转变成了“重新铺路”,新型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较传统的瘤体内填塞手术流程更优化、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好,手术疗效更令患者满意。
神经外科
我院神经外科为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科室医护团队业务素质过硬,能开展多项神经外科治疗,能满足各类病员的需求。
科室诊疗特色:
1. 脑血管疾病手术及介入治疗(包括脑动脉瘤夹闭、脑血管畸形切除、各种原因所致脑出血的血肿清除术等)。
2. 颅脑损伤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包括外伤性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脑脊液漏修补术、脑积水分流术、颅骨修补术等)。
完
供稿:刘万聪
编辑:刘罗娜
校对:韩东江
审核:业务分管领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