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健康管理详细

【舌尖上的养生】小寒来啦,这款五元补鸡汤一定要收好!

发布时间:2025-01-05 14:20 本文来源: 院办


时光荏苒,岁月


五元补鸡汤

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深入,天气愈发寒冷。在中医理论中,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因此小寒节气的养生重点在于防寒保暖、强身健体。结合中医理论和传统膳食,推荐一款适合小寒节气的养生膳食--“五元补鸡汤”。



药膳分析:



五元补鸡汤中的“五元”指的是龙眼肉、荔枝肉、红枣、莲子、枸杞这五种中药材,其中,龙眼肉、荔枝肉、红枣性温,味甘,可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助眠;莲子、枸杞子性平,味甘可补脾益肾。五元补鸡汤融合了五种中药材的精华,具有补气益精、补血养阴、驱寒强身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寒冷天气食用。



制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

母鸡一只(约1500克)、龙眼肉、荔枝肉各30克、红枣30克、莲子30克、枸杞子30克、生姜几片、料酒适量、盐适量。


(二)制作步骤:

鸡的处理:将母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后斩块(也可整只炖煮,根据个人喜好)。

药材准备:将龙眼肉、荔枝肉、红枣、莲子、枸杞子洗净备用。

炖煮过程:(1)将处理好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2)加入桂圆肉、荔枝肉、莲子、红枣、生姜片和适量的料酒,转小火慢炖。(3)炖煮1.5-2小时后,鸡肉熟烂,汤汁浓郁。(4)最后加入枸杞子,继续炖煮5-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三)注意事项:

炖煮过程中要保持小火,以免汤汁烧干。

枸杞子应在最后加入,以免煮烂影响口感和药效。

根据个人口味和体质,可适当调整药材的用量。体质偏热者可减少桂圆肉和荔枝肉的用量,体质偏寒者可适当增加。(个人体质可于治未病中心详细咨询医生)




小寒节气养生小贴士



早睡晚起:遵循《黄帝内经》中的“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原则,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的阴阳平衡。

注重保暖:小寒时节气温极低,应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外出时可佩戴帽子、围巾,穿高领衣服和保暖鞋袜。背部保暖可穿着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

饮食多样:在注重温补的同时,也要保持饮食的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同时,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冬季饮食应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苦味食物可以减少肾阴不足引起的虚阳偏亢。




治未病亚健康慢病门诊



治未病亚健康慢病门诊是治未病中心亚专科门诊之一,秉承“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针对体质偏颇、慢性疲劳综合征(长期气短懒言、精力不集中、久坐或受寒所致肩颈腰酸痛)、更年期综合征、女性身体调养、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体虚多汗、脾胃功能失调)、病前状态(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临界高血压)和病后修复状态(术后、肿瘤放化疗间歇等)进行调理。

门诊以“五位一体”综合调理为特色,辅以中医四诊仪、经络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等现代中医诊疗设备,融合中药及外治手段(针刺、艾灸、拔罐、火龙罐、刮痧、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心理疏导、运动指导,改善和提升人体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





科普医生简介



付雯 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专长于失眠、头痛、眩晕、感冒、咳嗽、心悸、胃痛胃胀、便秘、腹泻、肥胖、各种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及亚健康状态调理。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治未病亚健康慢病门诊)

周二上午、周三晚上(治未病睡眠门诊)

出诊地点: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A301(青台山路222号门诊一楼儿科旁)

联系电话:028-60659164

挂号方式:关注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智慧医院→点击预约挂号→选择青台山院区→选择治未病中心门诊的亚专科治未病亚健康门诊/睡眠门诊。


-END-



供稿:付雯、冯蓓
编辑:李汝余
校对:李秀和
审核:业务分管领导


喜欢就奖励一个~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舌尖上的养生】小寒来啦,这款五元补鸡汤一定要收好!